-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“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,培育自尊自信、理性平和、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”。伟大的时代引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影响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,促进积极社会心态的形成。积极的社会心态是人们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在社会心理认知领域的集中体现,常常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展示出人们自尊自信与理性平和的生活态度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满足得越多,对社会的评价就越高,从而也就越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。
2021-04-16
-
随着时代变化,全国各地对于心理咨询的需要正在日益增长,心理咨询如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,行业内也是在积极努力,目前就有人提出,在社区设立心理咨询室,辅导效果会更好!
2021-04-16
-
国家卫健委、中央政法委最近发布了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方案》(以下简称试点方案),对心理咨询师的定位的政策引导有了明确的方向,全国百万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人员应当从中受到鼓舞,也应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其文件精神,牢记使命、把握机遇、迎接挑战。
2021-04-16
-
“新冠疫情期间,我们开设的心理咨询热线从以往每个月不到10人次,一下子攀升到50-80人次,最多时达100人次以上。”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党支部副书记、院长汪作为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基层社区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网点,一方面可以方便居民就近、便捷地咨询解决一部分心理问题,一方面也可以消除市民对心理或精神类疾病存在的病耻感,不少人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问题,也不愿意及时前往精神卫生中心就医,这样反而会耽误病情。
2021-04-16
-
一、加强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。具体任务包括召开领导小组会议,保障试点工作经费,开展多部门联合调研评估,分级分类培育人才和建立人才信息库。
二、继续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。 包括继续搭建 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 ,完善学校、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健康服务网络,完善 综合医院心理健康服务 。
三、继续开展社会心理服务。 包括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,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、规范心理援助热线服务,加强各部门各行业心理服务、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及家属等重点人群根据需求提供心理健康服务,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机制,针对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一项特色项目。
2021-04-16